2025年4月25日,河北省爱心公益协会创始人、执行会长李昆在承德参加公益活动时,经历了一幕感人至深的“微公益”场景。
当日,李昆会长在承德市区乘坐公交车,因手机信号问题无法下载承德市乘车码支付公交车费,正当他焦急尴尬之时,前排一名小学生主动掏出自己的零钱,麻利地替他投币,并留下一句朴实的话语:“大叔,您别费劲了,我替您给了车费。”
承德日报报道引发共鸣
《承德日报》得知此事,派出记者根据李昆提供的一个照片找到了这位热心的小学生--承德市普宁小学六年级(1)班的丁睿宸同学。说起这件事,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还有些不好意思对记者说:“看到这位大叔拿着手机反复操作,无法扫码,这时我想起老师在学校常讲要助人为乐,父母也总说遇到他人有困难要力所能及地帮忙。想着自己有零钱,便走上前给大叔投了币。大叔连声道谢,我虽有些不好意思,但心里也觉得暖暖的。”
小善举折射大文明
这名小学生的行为,正是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志愿精神的生动诠释。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陌生人,即便这可能影响他后续的乘车计划,却依然选择传递善意。这种无私帮人解难,既源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熏陶,更与承德市公益底蕴和城市文明密不可分。这位助人为乐好少年用行动证明,善意不分年龄,公益无需等待。
让志愿精神成为社会常态
李昆动情的说:自己作为二十余载公益人,从丁睿宸小朋友弱小的身影中,我看到了承德人的善良与博爱;从他毫不犹豫的举动里,更感受到志愿精神的生生不息。丁睿宸小朋友2元车费帮我的故事,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普通人的善意与担当;更是一粒种子,孕育着社会文明的未来。河北省爱心公益协会要以丁睿宸小同学为榜样,带领会员和志愿者们矢志不渝的坚守“不以善小而不为”,坚持用“凡人微光”,在社会上传播善和美,弘扬传播志愿精神,书写河北公益华章。
综合自承德日报
编辑:齐于天
审核:马立伟
协会官方小程序
协会官方微博
协会官方抖音
协会官方公众号